2)第二十三章 不合法不行!!!_重生从小作坊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用。

  懂得人都懂!

  特色!

  今天得去买点编织袋子,这几天忙的很,彭城小李老板的货该准备了。先去镇上买了两千个最薄的编织袋子,300多块钱。等到下午粉条晒干就可以装袋子了。

  对了,贡井镇的贩子也打了电话,说要五千斤,闫俊让闫大海和闫磊下午去送。

  家里产量还是太低了,粉条还得在闫王庄找供应商。闫俊一一打电话问好,保证下午晒干了立马送过来。

  一切准备就绪,闫俊回楼上睡会觉,这年轻的身体壮实是壮实了,就是嗜睡。

  至于杨晓鹏,这傻鸟真去镇上他亲戚家练电焊技术去了。

  这觉睡得很巴适,就是被一通电话打断了,接通后就听到闫大海紧急地说庄里闫建军和他儿子拉着红薯粉的货车被商工局的扣下了,具体不清楚,先让闫俊去找大队书记田守海。

  接着把闫建军电话告诉了闫俊,让他赶紧去。

  闫大海这边还没卸货,还得一个小时才能到家。

  闫建军五十多岁了,闫大海喊他哥,闫俊得喊他大也。

  虽然出了五服,但关系还是不错的。

  可能有三个儿子,闫俊没见他没笑过。

  闫建军可能因为身体不好,大儿子结婚后就把粉条生意给了他。

  接着他和二儿子买辆二手的七米八的货车专门倒腾红薯粉和玉米淀粉。

  这两年干的也是不错,可惜今年他家生意出来个竞争对手,据说老板和镇上有关系,经常找闫建军家的麻烦。

  这不,商工的人把一车红薯粉给扣下了,说是没有营业执照,不能从事食品买卖。

  说起来都是泪。

  大队书记田守海就是闫俊姥姥村的人,和闫大海从小就认识,关系一直特别好。

  闫俊给他打电话说了情况,他也没拒绝,里面的门道他也清楚,虽然看不惯,可也没什么办法。

  他也过来帮着说说,给不给面子他也不敢打包票。

  到那以后,闫俊听了他们说了大半天,就一个意思,罚钱,交钱了车才能开回去

  想继续做,可以,来商工把证办齐了。

  田守海毕竟是个干了很多年的大队书记,还是能说得上话的,进去办公室说了一个多小时。

  一直到了2016年,主动给闫王庄的粉条户们办理三证合一,加上国家政策变好了,收水终于没了。

  田守海说了大半天,面子耗尽,商工的人说态度端正,可以写下保证书,减免一万。

  等到闫大海回来,众人一说,没办法了,胳膊拧不过大腿,得守法,按照法律法规来吧。

  闫建军哭丧着脸,说家里钱全进货了,能不能拖欠一段时间。

  人家乐了,这还能拖欠?

  不行!

  闫大海让闫俊先拿出来,等把钱交了,签字,才把货车开了出来。

  闫建军父子俩是又生气又无助。

  闫俊见此也是没啥办法,他墙头海报整天提醒着,遵纪守法!

  处理完这批货,闫建军就气得生病了,不准备干这生意了,整天被查,受不了了!

  他买个烧油的三轮车买卖用过的红薯粉袋子,至于货车就给二儿子跑货运了。

  两世为人,这样的情况闫俊见的多了,有心无力。

  不过,那家卖红薯粉的在闫王庄生意也弄不哪去了,姓闫的看有人敢买吗?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