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八章 聚变反应堆_眺望时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红的金属液体在立场作用下逐渐成型,然后被送出原子炉,两台机械手配合着将成型的物料送进多轴模锻机,这个是将要锻造的机床床身。

  伴随着嗡嗡声模锻机开始工作了,通红的床身在巨大的压力下开始缩小,渐渐被模具包裹,经过一段保压后模具开始退回,露出了锻压好的床身。

  机械手取出床身放在台车上,台车驶向加工台,然后就是修磨导轨了。

  李福安上前用仪器反复测量,结果很满意,尚未修磨精度就已经达到两位小数点,启动研磨设备,床身最后的加工开始了。

  李福安打算更换实验室内的所有机床,借助原子炉终于获得了想要的金属。

  新调配的金属有一个神奇的特性,成型后的金属原子非常活跃,表现就是金属带着温热,塑性极差,宁折不弯,是做机床的最好材料,加工性能极好。

  这是李福安偶然发现的金属配比,只是它必须在高温高压下才能合成。

  最神奇的是后面的处理工艺,前面的都和铸铁性能很像,但是这种材料在遇到低温后原子活动就开始降低,温度越低原子活动越弱,即便再回到高温环境也不为所动,像极了热处理。

  实际上却完全不是,唯一相同的是,随着原子活动的减弱金属强度会直线增加。

  第一次的加工结束了,经过检测床身精度达到五位小数点,随后床身被送去冷却。

  6个小时后待到达到要求,再次被送上加工台,测量结果,精度已经回到三位小数点,再次研磨过后,又被送去冷却。

  这次冷却后测量精度已经在四位小数点,再次上加工台研磨加工,随后的冷却常规冷却已经无法满足了,床身被放置在液氮池中冷却。

  两个小时后,床身被取出,金属的原子活动已经降到很低了,即便是加热也无法感觉到热量,金属本身仿佛成了隔热体。

  仪器检测结果,床身精度下降极小,仍然维持在五位小数点,这样一台机床床身加工完成了,而硬度已经超过钨合金很多了。

  实验的结果令李福安很满意,即便没有联邦的科技,李福安还是复制出了以前的成果,虽然费了些功夫,但是毕竟达到要求了,以后很长时间不用考虑更换机床了。

  将实验资料打包发到工程院和装备部,李福安下达了继续生产的命令,两层机械加工车间要更换的机床还多的很。

  好在这两年收进来了不少工程师,不过基本都是女人,这些都是宫中书院培养的宫女。

  李福安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女人对机械感兴趣,搞不懂没关系,反正有人干活了。

  搞研究李福安有的是兴趣,研究什么都好,但是重复性的工作就兴趣缺缺了,有人用总归是好事。

  新技术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帝国的采矿、冶金作业方式,不再需要大型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