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百二十九章、论最佳坑货_地中海霸主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于大量工人应征入伍,广大妇女儿童被迫进入了工厂从事繁重的劳动,加班加到令人崩溃,但是收入却很微薄。

  各种生活必需品实行了严格的配给制,使普通民众大都生活在半饥饿状态下,这种情况在同盟国表现的尤为突出。

  本质上来说,协约国有海外贸易而来的物资补充,如果不是国内资本家们勾结官僚进行囤积居奇,他们的粮食还是够用的。

  但是同盟国就不一样了,就算是他们能够集中所有的粮食,也依然无法满足民众们的基本生活所需。

  这种背景下,政治家自然想要尽快结束战争了,于是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速战速决。

  2月16日,筹备已久的协约国联军从意大利地区向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地区发起了进攻,继西线、东线、南线之后,双方又开辟了一条新的战线。

  毫无疑问,同盟国面临的军事压力已经更大,尤其是奥匈帝国他们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从1916年冬季会战结束开始,游行示威已经成为了维也纳的一部分了,在东线会战获胜后曾一度中止,不过随着南线战局的不乐观,这一活动再次被发扬光大了。

  维也纳市长在给内阁的报告中写道:“民众正在被愤怒和绝望的情绪所支配,我不知道他们还能忍耐多久。我感觉我们现在发生在匈牙利的惨剧,即将要在奥地利上演!”

  (备注:这里是指1848年匈牙利大革命)

  接到这份报告的奥匈帝国首相利奥波德·冯·贝希托尔德并没有做出任何举动,因为他也无能为力,提起奥匈帝国大家首先想起的就是他的民族问题,实际这个老牌帝国的腐败问题,比民族问题更加尖锐。

  如果是老皇帝约瑟夫一世还在的话,凭借着他的威望,还可以让资本家们忌惮三分,可惜换了斐迪南二世就不行了。

  谁叫这个家伙做了一个大死,娶了一个平民出身的王后,成为了贵族中的另类,即便是斐迪南二世的政治手腕也不错,但是他已经失去贵族们的效忠!

  没有了贵族阶层的支持,斐迪南二世还能够向资本家们下手么?至少在奥匈帝国是不行的,大部分军队都掌握在贵族手中。

  放开了限制的资本家们是恐怖的,幸好尼古拉二世帮了他一个大帮,他直接干掉了俄国大半的资本家,杀的圣彼得堡血流成河,也震慑住了全世界的资本家。

  俄国军队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世界,皇帝不好惹、军队也不好惹,当有一天同时得罪了皇帝和军队之后,那么末日也就要来了。

  所以,这些资本家们还知道在军事物资上收敛了几分,前线的奥匈军队才没有饿肚子。

  不对,应该是说还没有到饿死人的地步,自从保加利亚轰炸奥匈帝国的铁路后,本来就很坑的奥匈军队后勤体系,就变得更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