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章出行_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要读它个十几年。想一想就觉得绝望。

  可是为了活的更好,没办法,总比下地种田强吧?憧憬一下以后的生活,现在受的苦就不算什么了。于是烦闷的时候给花儿浇浇水,发发牢骚,练练扔石子的准确度,慢慢的,心情也就越发地愉悦。

  顾青云经常这么安慰自己,久而久之,他好像真的喜欢上了读书。自己的性格好像也变了一些,变得平和了。

  难怪别人说读书养性呢?他暗忖。

  “大姐,有什么事就直说吧,我们俩可是亲姐弟呢。”顾青云把视线从野花身上收回来,笑道。

  顾大丫想了想,终于小声地说道:“今天早上你没在家时,家里来人了。”

  “来人了?”顾青云眼珠子一转,见顾大丫脸颊微红,想起这个家现在最热门的话题,急声道,“是谁来提亲了?”

  顾大丫今年已经15岁了,前朝和本朝的女子嫁人一般都是16—18岁,这是前朝穿越者皇帝规定的,当时还作为法令下发到各地,据说是为了生出来的孩子健康,不容易夭折。本来大家还不以为然,后来一组组数据说服了众人,当然,最重要的是,除了特殊情况,早嫁和晚嫁都要被罚款,百姓就只好遵守了。

  时间日久,这道法令松弛,有些人就没有遵守,但大多数老百姓都是习惯这么做,家中有女儿的还是想迟点嫁的,毕竟可以多干一段时间的活。

  现在顾大丫这种年龄已经算是有点迟了,从定亲到成亲一般都要半年至一年的,不早点定亲的话,很容易到了年龄找不到合适的儿郎结婚。

  造成顾大丫这种局面的,一个是小陈氏没找到个合适的对象,她觉得村里的人家都不合适,就到其他地方找,想找个条件较好的,说得明确点,她的条件就是能给的彩礼较多的,或者以后能帮到顾青云的。

  她也没有委托媒婆去找,想自己私下寻摸一下,实在找不到了才让媒婆出马。这样就不会坏了口碑,落个“挑剔”的名声。

  顾青云也劝过他娘,可小陈氏什么都依着他,对于大丫和二丫的婚事她却坚持自己的意见。

  对此,他很是无奈。

  “是苗大朗家的大儿子苗富贵。”顾大丫恢复了镇定,轻声道,“是叫族里三房的大伯娘来说和的。”

  苗大朗?顾青云迅速调动记忆,这两兄弟的名字他印象深刻,刚开始他还觉得两人的名字比他爹和二叔的还要随便,毕竟一般的人家很多都叫大郎、二郎的,没想到大爷爷说不是二郎的“郎”,而是开朗的“朗”,据说是以前在老家上户籍时当时的村长写错了字造成的。

  “他们好像几个月前分家了,当时大堂哥还说那家的老太太偏心小儿子。”而且苗二朗家的还拿了一篮鸡蛋上大爷爷家呢。

  “是分家了。”顾大丫没想到弟弟整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