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 文化广场_重生之弥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改革开放到今天,乃至于后世的2017年,我们从来没有达到过改革的目标,在本质上,国营企业与改革前夕并无二致。

  究其原因,国有资本的真正股东是人民、是纳税人,而人民与政府或掌管投资的官员之间,并没有建立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与官员也没有一点为人民投资的意识和责任,这个所谓的“投资体制改革”将永远是一句废话,“国退民进”的号召同样是一句废话。

  想想后世中国各大商业领域,国有企业不再直接控制企业,而且通过资源和政策优势进行资本垄断,几乎各行各业都能看到国有企业巨人般的身姿,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以城市建设为核心的投资行为成了这些年国有资本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演绎了“国进民退”的另一种版本,同时,也为资本家们撬动国家财产铺就了一条最便捷回报率最高的财富之路。

  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全国性的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化向全国蔓延,巨大商机让资本家们发现了巨大的土地级差机会,他们通过各种重组并购甚至是承包经营的方式控制日薄西山的国营企业,但绝大多数资本家们志不在怎么经营好国有企业,而且进行土地开发,像吸血虫般钻入国家的心脏部位汲取巨额财富。

  显然,廖建新就是其中之一。

  廖建新收购新林纺织厂的目的就是土地商业化改造,顾北不得不承认廖建新的商业嗅觉足够敏锐,显然在推动文化栏项目之前,廖建新就盯上了新林纺织厂,更让他觉得廖建新实力强大的地方是,目前国有土地转让的方式主要是划拨与批租,能进行商业地产运作的家伙都是根基深厚的,另外,拿下这块大约六十亩的地三四千万肯定跑不了。

  顾北很快就理清了这里面的门道,他忍不住去想自己如何才能在这场饕餮盛宴当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带着这个问题,顾北在廖建新的陪同下参观新林纺织厂,赵拓叼着根烟跟在后面左瞧瞧右看看,新林纺织厂停产已有一段时日,路上寂寥无人,旁边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臭水沟,不时有野猫流浪狗窜出,老厂房门前杂草丛生,特别荒芜,令人唏嘘。

  一路上,廖建新不时给顾北介绍新林纺织厂的情况,但并没有说找顾北过来的目的,顾北其实前世就对新林纺织厂有一定的了解,问廖建新找他过来到底是什么事。

  廖建新也不藏着掖着,点了一支烟说:“老弟,本来我是打算搞高档住宅区的,但拿下这个厂子付出不少代价,这你应该猜得出,这年头的职工可不好糊弄,为了安置他们我出了血本呀,导致现金流出了问题,没办法盖房子,可是架在这儿也是浪费时间,正左右为难呢,老弟,你有眼力,要不给我出出主意呗?”

  顾北想了一下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