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 彻底失望(为高加更)_诸天问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楚卫倒是响应了,毕竟楚卫乃是白氏出身,遣步卒一万北上。然而除了楚卫,各国纷纷按兵不动。

  距离淳国最近的晋北,在收到仁帝诏令的第一天就派出了大军,然而这支军队只行进了不到一百里,就驻扎在晋北走廊,不再向前移动半步。仁帝再三遣使催促,均被晋侯以“羽患未除”为由婉拒,王室自顾尚且不暇,也就无法与晋侯计较。

  而休、陈、彭、息等澜州诸国纷纷唯晋北马首是瞻,四国军队聚在晋北走廊前,倒是将中州与澜州间的通道守得滴水不漏,蛮族数次攻打未果,知道这块硬骨头不好啃,也就息了去澜州捞一笔的念想。

  号称“天南三国”的离、真、商,处在荒芜贫瘠的越州,兵力微弱,与王室又隔着锁河雷眼两条大山脉。三国之中,唯有真国对皇室忠心,却苦于路途遥远,真骑翻山不便。

  三国之中的离国为了不留下话柄,特意选择了路途遥远的锁河山翻越,步骑两军一共不到三千人一路迤逦而行,终于在夏天初至之时赶到了晋北走廊,短短几百里路竟走了整整三个月。

  饶了一个大弯的离军在晋北走廊,遇到踞守此地的澜州联军,如同遇见亲人一般,极言山高路远、一路跋涉险山恶水殊为不易,澜州联军纷纷对离军忠心救主不惜劳师远征表示十分钦佩,当晚六国数万军队在晋北走廊大摆“劳师宴”,灯火通明十几里外都能看见。

  半个月后,商国军队姗姗来迟,七国军队又如前次大肆操办了一般。于是,休、陈、彭、息、晋,再加上离与商,七个诸侯国就此驻扎在了晋北走廊。世人根本无法指摘,只因他们已经奉命勤王完毕。

  大胤有五大诸侯国,分别为淳国、下唐国、楚卫国、晋北国、离国。淳国身处蛮蝗的第一线,自己已经自顾不暇,一年数十次恳求天启派兵援助;楚卫山高路远,最后倒是来了一万步卒,但步兵面对蛮人的骑兵鞭长莫及,也就能帮守一守城。

  晋北心思不定,离国的军队拉在晋北走廊,便也不再开进。五大诸侯国中只剩下一个下唐国,但这国的情况根本就无法指望。处在宛州繁华之地的下唐国财力几为东陆之首,但军力实在一般。

  瞧瞧这位下唐国国主做了什么:下唐国国主在收到诏令后,立刻从国库调集金万两,粮三十万担“为国分忧”,但是却并未派出一兵一卒。出钱也出粮,但就是不出人…仁帝赫然发现,天之大竟然发不出王室的声音了。

  诸侯的作壁上观使淳国陷入孤立的境地,独自面对蛮族蝗虫一般的掠夺,不胜其扰。

  这年,蛮荒格外严峻。仁帝遣密使分别和青阳、朔北部代表谈判,许以好处,希望换取退兵的条件。青阳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与仁帝达成了协定。

  天启和青阳的约定包括:每年胤朝向青阳部进贡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即“岁币”,仁帝将女儿下嫁到青阳部,青阳部主称胤仁帝为岳父,仁帝称青阳部主为婿,翁婿之邦不得互相攻伐,天启城接纳青阳使节以为贵宾,为胤朝与青阳部互通消息。

  这年,一个女人的名字出现在姬扬的视线,秋陌离。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