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章:人造革_重生之国际倒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加工一张鞋底。

  范阳背着个双手,便问道:“你这是在干什么?”

  “作鞋底啊。”

  “作鞋底?这个买不到么?”

  王叔推了下眼镜:“这个还能买到?”

  “额。”

  按照后世范阳的认识来说,像皮鞋这种产品,早就有专门作鞋底的加工厂了。

  不过想想也就释然了。

  由于国家三线建设的原因,直到90年代,四川这边的企业大部份还是矿产重工之类的路子,像这种轻工产品,只能说自给自足,经济效益很不明显,历来都靠沿海一带出口兼内销,所以产业链条并不完整。

  而沿海一带,手工业发展较早的城市,早在六七十年代,就有橡胶制品厂专门制作鞋底了,用汽模压铸,产量高,价格也就便宜。

  普通的手工作坊,要加工出一双皮鞋,那就很简单了,按照皮鞋的样式,只需要在皮革上画出鞋面,进行裁剪之后,里面有个木头模子,按照相关规格进行缝制,与鞋底进行粘贴就行。

  这样作的好处就是创业的门槛极其低廉。

  几个人,哪怕在农贸市场,都能买到橡胶鞋底,明码标价,款式齐全。

  再利用家庭的剩余劳动力,就能制作出款式多样,制作精美的皮鞋。

  然后套别人的牌子也好,山寨别人的样品也好,为别人代工也好,有一定资金了,还可以自己注册商标。

  后世温州很多大的皮鞋厂,还有几个全国驰名商标,大多数都是这么慢慢发展起来的。

  和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是一样的。

  什么都有人做,就好比皮鞋,皮带,不光有作鞋底的,鞋面也有人专业加工出来,再到某一种款式的皮扣,铁扣,鞋带,都有相关的人进行制作,各种款式的皮带扣,也有不同的金属制品厂生产。

  而你需要创业,需要打造自己的产品,就两个人,会组装就可以了。

  上下游的配套,都很齐全。

  不像四川这边,没有相关的产业链条,那么你开个皮鞋厂,什么都需要自己作。

  那投入就大了,好比生产个鞋底,不光要自己开模,未必你还引进一个橡胶压铸的生产线么?

  所以王叔他们制作皮鞋,还用的是很古老的办法,用5毫米的夹线橡胶,产量既低,还考技术,切得不好就歪歪扭扭的。

  但这些都可以放到以后慢慢解决,这个皮货作坊,好好经营一下绝对是大有可为的。

  范阳都还记得2000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温州的低价皮鞋,可谓是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特别是二级县市,一间小铺子,里面往往就放着无数款式新颖的皮鞋,39,59,69一双。

  非常适合年轻人的口味。

  年轻人才不会管你质量有多好呢。

  穿在脚上好看就完了。

  哪怕硌脚也得忍着。

  但这个必须得找对目标群体。

  想着范阳便问道:“那这个皮鞋好卖不?”

  王大叔摇了摇头:“不咋好卖,乡坝头嘛,黄胶鞋好卖。”

  刚聊两句,范伟补完两双鞋子,一边擦着手一边走进铺子。

  看见范阳在那里和王叔闲聊,眉头一皱:“你又跑过来干什么?让你去弹棉花咋的又不去了?”

  “弹棉花?”

  范阳多少有点哭笑不得。

  92年的从业结构还很简单,铁饭碗捧不着,农村的孩子辍学,想要学个技术,无非也不过泥瓦匠,木匠,乡村小镇上的手工业也少得可怜。

  整个镇子,涉及生产的他们这个皮货店算一家,卖水面,挂面的算一家,还有两个裁缝算一家,一个打铁的算一家,磨面榨油都只算是来料加工,再有就是点豆花的能算一家,除此之外就只有弹棉花了。

  “不去。”

  范伟一听,直接就开骂了:“不去?这不去,那也不去,你看看你自己又有什么出息,什么都学不会,还好意思跟我谈什么出息,有本事你挣两个钱给我看看啊?”

  “我要是挣到了,你怎么说?”

  “你要是挣到了,我管你叫哥。”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