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三章:潮丰商会_重生之国际倒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竟然主动攀起近乎。

  范阳坐下,眼光又放到了那张名片上。

  也只有他才知道这潮丰商会四个字,是什么份量。

  自从清末民国以来,中国人的处境就格外的艰难,不得不抱团求生,像老乡帮这种团体更是层出不穷,广州深圳那些电子厂打工,码头扛麻袋,也有区域性的邦派。

  就为工厂做工,也闹出不少纠纷。

  深圳龙华汽车站外面有一座天桥,有一份私自印刷,专卖车船码头的小报卖了10年,3元一份,每天的头版头条都是一个,几百人,作为同是劳务输出的两个大省,初来打工的这些人常常被这吸引,兴致勃勃买来看,结果上面全是胡编乱造。

  要不就是这个明星死了,那个明星出轨,刘得华死了无数次,陈龙也经常开追悼会。

  甚至连外星人袭击屋村这样的新闻都有。

  出门在外大家都会寻求帮衬,做苦力打工的如此,商人,更加如此,一个地方有名望的人参加商会,共享人脉资源和平台,共同把生意做大。

  各个地方也有各个地方的商会,就像那批倒卖服装的河南人一样,也是顶着河南商会的名号在做事,聚集人才,管理模式相当粗放,也谈不上太大的影响力。

  可潮州商会不同,这可是真正的老字号,历史比河南商会这些新中国的商会,要老得多,真要追溯的话,可以上溯到明清时期的上海洪门。

  而商行?这个名称也很讲究。

  但说白了就是最早的公司。

  清末民国,特指跟外国人做生意的店铺,后来发展壮大,慢慢形成了以经营某种产品为主的大型企业,像经营米面起家的老上海和记黄埔,经营粮油起家的香港利亨,经营西药起家的大通商行,经营黄金首饰的老凤祥,等等不一而足。

  直到现在,那些老牌的企业还挂着某某商行的名字。

  而这些商行,也和那些搞生产的不一样,对于范阳这种后来的外贸人来说,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前辈,就靠码头,船运,调集天下来往的货物,运输,贩卖。

  香港转口贸易的黄金时期,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商行支撑起来的,比李超人,郑裕同这些资历更早,更老,老牌的商行话事人,丢出来都是跺一跺脚,对面都要震三震的人物。

  新中国建立以后,上海不再从事国际贸易,导致老上海的船运业和码头业,也向着香港进行转移,以码头苦力为主发展起来的洪门,也随杜月生49年入港开始,将总部迁到香港。

  这些码头的苦力工人,要想有工开,混上一口饭吃,必须寻求老乡的庇护,就逐渐发展成洪门的分支,也就是当时所称的字头,如福清邦,潮州邦,就是福建人,潮州人,建立的邦会,都自称洪门正统。

  而商会和底下的码头邦会,紧密相关,商会在上面做生意,包船出海,掌握着业务,邦会则全靠商会给饭吃。

  相当于金主和部下之间的关系。

  而这些邦会也继承了洪门的一些传统,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像打手叫红棍,金牌打手叫双花红棍,白纸扇,草鞋,四六仔,四九仔,坐堂,坐馆,但这些只是底层人物,商会的老板才是真正的话事人。

  就跟古惑仔里的蒋先生是一个道理,都是真正的有钱人。

  名片上印上潮州商会,这公司来头就不简单了,代表着是有顶头大佬的。

  在潮汕广东一带,就凭这四个字,各路牛鬼蛇神看到,都要好好掂量掂量,再咋也给几分面子。

  而潮勇义三个字呢?就代表邦会,潮州邦,登陆香港之后由于业务的关系,发展出了很多分支,但都以潮字开头,像什么潮勇义,潮仁义,潮忠义……

  福清邦也有什么福勇义,福仁义之类的。

  代表着都是洪门讲义气的邦派,是有这个传统的。

  也就是香港的xx会。

  :。: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