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七章:拨改贷_重生之国际倒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个钟八爷,他到底干什么的?”范阳顺便打听到。

  九瞟眼不屑的说道:“就是个老胎神……”

  这两人似乎过不去。

  在范阳的一再要求下,九瞟眼还是说了个大概。

  这钟八爷,和九瞟眼一样,也和这个年代很多的土豪一样,都是包清工出身,换句话说包工头。

  这座县城虽小,可它在成渝交通线上,交通发达,不仅有公路,还有铁路,还在沱江流域,它有中铁分局,还有水务局,地方上的基建内容是很庞杂的。

  地方上的改革,首先是农村大包干,其次,就是建筑行业的《拨改贷》。

  1979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基本建设投资试行贷款办法的报告》,在基本建设领域开始试行“拨改贷”。

  什么叫拨改贷呢?

  就是拨款改成贷款,拉开了建筑企业责任制,私营承包制的序幕。

  1980年4月,就正式推行了。

  这就是国家下放的第一批无息贷款。

  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息贷款。

  只管借,不管还。

  要致富,先修路,就是这一时期的口号。

  建筑行业有多大的利润,这就不用多说了。

  只要能包工,就能挣钱,这连傻子都知道。

  更别说还提供贷款给你了。

  而钟八爷和九瞟眼不一样。

  九瞟眼是半路出家,靠关系和自己的闯劲,打出一片势力。

  钟八爷在那个年代,算是科班出身,中铁二局的建筑队出身,出来的第一年,就接到了水务总局在沱江流段的护堤工程,像他们这种包工头出身的人,在那个年代很多,可做到钟八爷这个位置的,却没几个。

  九瞟眼是越做越差。

  而钟八爷却是越做越顺。

  不仅有了自己的施工队,建筑公司,还在城北建材一条街,拥有6家铺面,经营水暖,五金,角钢,镀锌管,涂料,电动工具,还有一家茶楼,两间饭馆,

  论实力,和九瞟眼完全是两个档次。

  在这个小城里,就算很出名的实业型商人了。

  九瞟眼一口一个胎神,要不就是老瓜娃子,范阳却听出,这两人似乎交情不浅。

  还有一点,范阳早上去看的时候就发现,农贸市场很散乱,这个钟八爷产业多,一个农贸市场,不一定会放在眼里。

  九瞟眼说他敢抢,想必会有几分把握。

  而地方上的建材,范阳暂时不考虑插手。

  相比水果,建材的贸易那就复杂太多了,要求很高的知识面,你不是行内人,很难插手。

  作建材贸易,范阳无法作细,但大的方向还是知道的,像最早倒批文的盘条螺纹钢,之后的有色金属,不锈钢,铝合金,这些获利巨大,但管制颇多。

  特别是金属,矿产,煤炭只有4家出口权,只有红顶商人才能参加大规模的建材贸易。

  像范阳这种,只能做代理。

  但也不是绝对,取巧的地方还是有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