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三十六章 转移_复空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市场的混乱,官员的乱来,很快就变成了民怨,积聚得狠了,总有那么一两个“不怕死”的,要去向上“投诉”。

  当然,这些“不怕死”的,有真“不怕死的”;也有“被不怕死的”。

  投诉“乱”:各种乱象,均可投诉,品类自然是五花八门。

  《宋律》这点很好,允许百姓开“言路”。

  可问题是,这个“乱”的来源,正是他们要“投诉”的对象:宋国国君。

  而接受这个“投诉”的处理、判断和决策部门,最终的最终,还是指向宋国国君。

  要说这世上,能向自己“开刀下手”的执政者,又有几人?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不是他对红毛夫人偏爱到冷落了其他所有宫中妃嫔的程度,民间又怎么可能变得让一株原本普普通通的“凤仙花”,成了扰乱民心的“祸端”呢?

  这一切,都看在了向戌的眼里。

  他并非不知道,更或者说———这种情况的产生,多多少少,也有一点点他的助力。

  但他需要华氏乱,需要一个强大、稳定的桓氏执政,需要人们把注意力,都放到那些“鸡毛蒜皮”的事上去,能把“小事”变大,成功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而他,却在后面稳稳地,把持着朝纲,这,才是他想要的。

  有时候“点火”,有时候“灭火”,至于到底应该什么时候做什么动作,向戌冷静地审视着四处的动静,寻找着下手的进机。

  终于,宋平公也需要人民转移注意力,再也不要把“焦点”锁定攻击他的那点小癖好上了。毕竟这民间的儿歌,都传到宫里来了:

  “金鲤鱼,银鲤鱼,龙门只跃红鲤鱼;

  花孔雀,黑孔雀,庭院只停赤孔雀。”

  这唱的是鲤鱼还是孔雀,谁都知道,暗指的正是红毛夫人。

  宋国国君找来向戌,问他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百姓,再也不要纠缠这件事了。

  向戌答道:“别竖旗杆,百姓必顾东而忘西。”

  宋君问:“竖咩旗杆?”

  向戌呈上几卷“不怕死”的百姓写来的“实名举报信”:

  “近日华臣府家宰华吴,于家中被刺身亡,华宅被焚严重,凶手至今逍遥法外,华府上下,哀其一生恭俭尽忠,枉死数月,官府却查无可查,请官家再派得力官员,前来侦破此案,还华家一个公平。”

  宋君一看,这可是大名鼎鼎的华族中人,原正卿大夫华元亲孙子“华皋比府”上的事,怎么还会被压这么久,没有人来解决呢?

  除此之外,这样的“案子”,为什么还要“匿名”举报呢?

  “向爱卿,华府一事,之前已有耳闻,但不料系如此惨烈,其家宰死于非命,也算得一件大事,顶解就听唔到过多奏书呢?”

  宋君别说让其他人转念了,就连他自己,也“真的”觉得华皋比府家宰被杀一案,其中一定有着更大的背景,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