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百零二章 身世揭晓_大宋北斗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岁,大理寺评事包拯,还有两位碧游宫道士。”

  “哦?让他们过来吧。”小皇帝一听太岁也在,马上高兴起来,吩咐道。

  “遵旨。”

  禁军领命退走。

  很快,一行人被带到皇帝面前。

  几个行礼作揖,同时高唱:“臣等拜见陛下,太后。”

  “众卿免礼。”赵祯朗声道,说完,他左右看了看,发现一共四人,不由疑惑着问道:“刚才不是说两位道长吗?怎么少了一个?”

  太岁转头看去,这才发现自己师父不见了,不由奇怪的看向谛灵。

  谛灵表情尴尬,低声说道:“你师父忽然说闹肚子……”

  太岁嘴角抽了抽,无奈转身,跟小皇帝禀报:“陛下,家师闲云野鹤,不识皇家规矩……”

  他想了想,实在编不出什么合适理由,只好叹口气实话实说:“那个……家师内急,入厕去了。”

  所有人都愣了,连谛灵都愣了,没想到太岁这么愣。

  太后捂嘴掩笑,小皇帝赵祯更是“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无妨。”赵祯笑了两声,觉得有些失礼,忙强忍着笑意问道:“你们此来何事?”

  几人朝包拯看去,示意他上前回话。

  包拯点了点头,上前一步禀报:“陛下,是这样……”

  太岁几人在面圣,另一头,玄玄子却躲在树林里,遥望仪仗,神色震惊。

  他远远的看着身着宫服的太后,眼中时而透出惊喜,时而透出焦虑之色。

  原来她还活着,原来她是当今太后。

  那太岁……岂不是皇家血脉?

  若让太岁认了亲,他就是王爷了!

  玄玄子心中犹豫不定,耳边回响起师父的话。

  “太岁天赋异禀,早晚要继承碧游宫衣钵……”

  玄玄子沉默看着不远处的仪仗,耳畔又响起曾经很久以前与太岁的一番对话。

  “师父,我从小被您养大,在我眼中,您是师父,也是父亲,等徒弟将来娶妻生子,我的孩子要叫您爷爷的,到时候我们住在一起,孩子要是懂事,您就教他两手,他要不懂事,您就使劲儿揍他,反正您就把他当亲孙子看。”

  玄玄子听得高兴,哈哈大笑。

  “那要是生的女儿呢?”

  “女儿也一样啊,都是您的孩子。”

  好一阵过去,玄玄子从往事中回过神来,看着远处皇家仪仗,终于轻叹一声,低声自语道:“太岁,别怪师父……皇家不缺一个王爷。师父,却只有你一个太岁啊。一入侯门深似海,一入宫门呢?”

  ……

  “什么?此事竟然有契丹国师参与其中?”太后听完几人禀报,脸色大变,“唰”地站起身。

  “并非参与,哈梵就是主谋。”包拯沉声说道。

  太后大惊,立即下令:“来人,速命禁军前往缉拿……”

  她话没说完,八王上前一步,阻止道:“太后不可。”

  太后疑惑住嘴,看着八王。

  八王一脸沉重道:“太后,那哈梵先是契丹国师,再者他是以使节身份出使大宋,若是直接抓捕必会引起两国大战,而陛下寻找推背图本就是为了避免无谓的战争,让百姓有太平日子过,如果为此开战,未免得不偿失,本末倒置了啊!”

  “可是,万一推背图被契丹拿到……”太后一脸担忧。

  这时,小皇帝赵祯站起身,将太后搀扶坐下,微笑道:“母亲莫急。”

  太后疑惑地看向他,但并没有反抗,坐下后等着他说话。

  赵祯先是朝她安慰地一笑,才转身看向众人,朗声说道:“正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一个王朝存续的根本,是天下民心。大宋国祚几何,要看每一代皇帝如何施政,要看文武百官如何治理天下,要看百姓们生活的如何,绝非取决于一副推背图。”

  说到这里,赵祯朝远处望去,昂首挺胸,意气风发:“朕以为,若做皇帝的能够施政得当,当官的能一心为民,自然万众归心。彼时,就算有人拿出推背图兴风作浪也没有用处。反之,用不着推背图,老百姓们日子过不下去,一样会推翻你。”

  众人都是一脸震惊,相继下拜,高声道:“陛下圣明。”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