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九十四章 科考之弊端_唐朝小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认为自己比董仲舒要强,又向李治道:“陛下,我大唐科举制度远胜于前朝,不过就是没有好好利用罢了,以前的科举分常科和制科,进士科和明经科都包含在常科里面,而制科是为朝廷招纳特殊人才的,但是制科一直不受重视,导致形同虚设,但是微臣认为朝廷离不开制科,工部需要兴修水利、宫宇的人才,户部需要算账的人才,兵部需要研制武器的人才,等等。

  而制科对于科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因为他能够让人才分流,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毕竟有些人擅长打仗,有些人擅长治国,但两者缺一不可。微臣建议将六学统一规划到制科里面,为朝廷提供各种各样的人才。”

  许敬宗一听,心里乐了,你小子还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呀。道:“陛下,虽然老臣有所不认同,但是特派使说得也的确不无道理,老臣认为可以试一试。”

  制科是出来就要面临淘汰的东西,因为制科求的是特殊人才,一般选官不从制科里面选,哪怕选上了,也都是一些没有实权的官员,没有权力的官,谁愿意当,而且制科是皇帝开口说考才能考,没有规章制度的,不像常科一样,年年都考,故此不受人重视,没有人去考这些,所以后来就淘汰了,你把贤者六学扔到制科里面来,那你不就是自取灭亡么。

  又有一些大臣站出来支持韩艺,其中有些是真的有才之士,还有些就跟许敬宗一样,垃圾就应该放到垃圾桶里面去,这是正确的。你们寒门不是推崇贤者六学么,你们寒门就都去弄制科吧,咱们士族走进士科,皆大欢喜。

  李治不懂这贤者六学,听着也好像有些道理,尤其是农学,这值得去发展的,毕竟大唐是小农经济,农耕也是国家头等大事,点点头道:“此事朕准奏了。但是关于这六学如何考,考什么,这个你还得上一份详细的奏章来。”

  “微臣遵命!”

  韩艺暗想,你们这些家伙,忘记是我干什么的么,我可是一个老千,比商人还要狡猾的老千,老千生产的商品,哪怕是一坨屎,也是能够卖出去的,哥们既然生产了这玩意,就必须将它卖出去。又笑眯眯道:“陛下,关于科考,微臣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

  还有!

  李治虽然有些不耐烦了,但他得忍,毕竟他要从谏如流,道:“说吧。”

  韩艺道:“一旦大兴科举,可以预见的是,这将会成为我大唐子民的头等大事,甚至可能发展为一考定终身,这对于百姓而言意味着一生,但仅凭科考的成绩而言,未免有些武断了。因此微臣建议,应该将考生平时的行为、品行作为重要的参考。朝廷要得不是那些贪念权势的人才,而是那些有抱负,有理想,是真的想未国家和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