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猛料一个接一个_唐朝小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主宰着唐王朝的起伏。

  杜正伦可也不是善茬,好歹也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如今是有备而来,又怎会让李义府三两言就给击退,不急不慢道:“李中书之言,甚是有理,我不否认有这种情况,但是李中书所为,杜某可不敢认同。铨选的初衷,乃是为朝廷举贤荐能,评断一个人贤能才干,品行德行,这难道错了吗?

  李中书方才指出其弊,认为铨选不公平,没有达到举贤荐能的目的,可是李中书你又是怎么做的?杂色入流,不加铨选,敢问李中书,这么做,难道就能够举贤荐能么?真是荒谬,你这分明就是变本加厉,如照你这般做法,将来如那邢江之辈,皆可入流,届时朝中官员皆是小人、恶人、奸人,国家焉能不亡。

  铨选之弊与方才漕运之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铨选本身是没错的,错是错在那人为之事,而韩尚书说要废除漕运,是基于他能够拿出更加有利的方案来,而你这杂色入流,虽然公平,人人都能够入流,可是朝廷要的是贤能之才,治国之才,而非是郊外那些作坊,只要身体健全就行,可见你这么做是毫无益处,不但没有令事情变得更好,反而是让事情变得更加恶化,你身为中书令,虽知其弊端,却不顾后果,意气用事,你枉为人臣!”

  韩艺听得一叹,真是人帅是非多啊!

  卢承庆、许圉师听得也是纷纷点头,铨选制度,确有弊端,但是你也不能因为煤不好,就将灶给毁了。

  李义府见大家都偏向杜正伦,心中是气急不过,可却无言反驳,一张脸顿时涨成了猪肝色,怒视着杜正伦。

  杜正伦可不惧他李义府,又向李治道:“陛下,当初太宗圣上精简官员,已经其中利弊说得是清清楚楚,治国当先治吏,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如今官衙臃肿,人浮于事,若不赶紧限制,其害无穷。”

  李治可也不傻,怎不知冗官之害,他当初提拔寒门官员上来,是为了抗衡关陇集团,可如今一看,这提拔得似乎多了一点,再加上他性格还是有些优柔寡断,如今听得杜正伦这么说,不禁点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啊!”

  李义府听得是直冒汗。

  许敬宗突然道:“陛下,杜中书说得虽极有道理,可是若暂时无法修正那铨选之弊,那就不应再犯同样的错误,以免再矫枉过正,应该慎重考虑,老臣认为此事还应回长安召集众臣再论。”

  李治点点头道:“好吧,此事就等朕回长安再议,但是,暂时停止放杂色入流。”

  许敬宗突然又道:“陛下,漕运之事同样也是事关重大,臣认为也当回长安再议。”

  嘿!你老小子还真是会算计啊!韩艺双眸朝上道:嘀嘀咕咕道:“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声音虽小,可是每个人都听得非常清楚。

  李治如今也冷静了下,斜目瞧了眼韩艺,只觉此人面目可憎,可是,若他真能做到,又何乐而不为呢?只要看紧一点就行,要是不行,就赶紧收回,韩艺之言,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基于韩艺以前做得那些事,还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于是道:“漕运一事与铨选还是有所不同的,铨选尚无人可改其弊端,然漕运之弊,韩尚书已有法可改,这漕运之事,毋庸再议。”

  “陛下圣明!”韩艺道。

  李治冷冷的笑了笑,道:“今日先到此为止,你们舟车劳顿,先下去歇息吧。”

  “臣等告退。”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