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十六_小太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仙鹤的半臂。

  又坐到妆台前,付嬷嬷拿大幅的绸子替她围住肩背,以免发丝落在衣上,随即才轻柔地为她梳头:因今日是皇后来请安的日子,不可太简寒失礼,便梳了高髻,戴了一扇九凤钗,脑后再极小巧的两支碧竹簪——这也就尽够了。国朝女子多以典雅自然为美,后宫民间都不时兴堆耸义髻,满头珠翠,只有乞儿乍富,方有此等作派。

  头上既戴了繁丽的凤钗,仍素面朝天总不相宜。杨太后不爱涂脂粉,夏日里更嫌闷得慌,便只描了眉毛,连口脂也不必用。

  梳洗罢,皇后便来了。

  二人叙了礼,相对落座,说起十一皇子如今身子大好了,新换的大伴品性端正,也知情解意,今年初儿开了蒙,明年便轮到阿恕了。

  杨太后听她说得花团锦簇,也不反驳:皇后襟怀坦夷,有些念头,说出来她也不肯入耳,何必为此生了嫌隙。

  不过随口应和两句,自然又提及宫人会亲这一仁.政,皇后便笑:“哪里就配称‘仁.政’了?我不过是偶然听见有宫人因思念故乡,偷偷用方言自问自答,怕忘了爷娘乡音,一时感慨,才起了这个主意。”

  她叹一口气:“纸上谈兵易,万事躬行却难。我也不瞒着太后,今日一起来,我这心便是拿豆腐丝儿提着的,又发紧,又还不牢靠。所以来天和宫坐坐,多陪您说说话。”

  杨太后点点头,正要开口,就见皇后的大宫女慧儿进来,附耳对皇后说了几句话。

  皇后闻言便皱了眉头,随即问:“皇爷仍去骑马了么?”

  慧儿摇头,皇后便道:“那就把大伙儿都请来,正好太后也在。”

  杨太后不禁一挑眉,不知是出了什么岔子,倒也没有开口。

  不一时,天和宫便乌泱泱地来了一群人:皇帝走在最前头不必提,低着头紧跟在他身边的是湄嫔,后面的人杨太后就只认得卜儿了,眼下却是满面泪痕,脸颊也红了,头发也乱了,被两个宫女搀扶着,脚步蹒跚地走来,再旁边还有一个老嬷嬷并一个小宫女,亦是面色有异。

  杨太后一看这副情形,心里已猜了个大概:宫里面,来来去去也没有多么新鲜的事。

  既到了她这天和宫,又没有谁是戴罪之身,自然还是该拿出待客的礼数来。

  皇帝走到跟前,先向杨太后行了个常礼,杨太后半避开表示不受——表面工夫总是要做的——而后女眷们又一通往来叙礼,皇后起了身,将上座让给皇帝,自己另择了下首的位置。

  湄嫔没敢坐,只立在帝后二人身旁。

  奉茶的宫女迟疑片刻,杨太后笑道:“怎么这也没主意了?又不会把茶滚烫着就端上来。”

  湄嫔只得将手伸出来,宫女还不及动作,皇帝终是看不下去了:“谁罚你了?还不去底下坐着!”

  皇后压下心底的略微不快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