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五章 都中(三)_宋时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大宋皇城之外,也是一副工地的模样。二月二夜里那场惊变,虽然未曾对皇城大烧大抢,可是几万人猬集,还有铁骑踏阵,几万人溃败之后四下奔走逃避,皇城外御道广场,连同宣德门一应建筑都受到了些破坏。

  皇城是大宋的颜面,既然破碎了自然就要修补。可是比起萧言手中人多钱多,拉住天大的架势建设南门外大军屯驻营盘。皇城外的这些修补工程就可怜得很了。

  萧言要编练新军,遣散安置那么多都门禁军。至少在今年,该拨给禁军的粮饷一文萧言都不会少拿。政事堂诸公也实在怕萧言借着钱粮不凑手发动这些遣散禁军再生出什么事情来,等到来年几十万禁军遣散难以复聚,萧言手中只有几万兵,自家地位稳固了,才谈得上消减这一笔绝大的支出。虽然觉得还给萧言钱粮颇有点饮鸩止渴的感觉,可还是得从本来就颇为匮乏的库藏当中挤出相当一部分出来,而且给在外军镇的粮饷也不能少了,这个时候正是需要拉拢这些可以与萧言抗衡的军头的时候。西军永宁军还未曾有什么表示,应当拨付的军饷粮草,丝棉麻布,军资器械,都竭力筹划着通guò各路转运使赶紧拨发了出去。

  这些钱一旦支出,三司库藏就可以跑老鼠了,夏秋两忙的财政收入还有几个月等。这般下来,纵然新君即位,多少也要修补点缀一下新朝气象。可政事堂诸公又能拿出几文钱来?再加上赵楷这位新君的确也没什么太大的威信,让现在主持政事堂的老公相竭力去趋奉他,哪怕蔡京当年是靠着曲意迎奉赵佶而起家。这个时候也懒得去做。

  皇城之外。只有百十名小工。懒洋洋的修补着地面,皇城城墙上,也有零星几个人影在搬运着灰泥。比起南门新神武常胜军大营那热火朝天的气象,看起来实在有点冷清。

  皇城之内,就是大宋现下另一个权力中枢,政事堂了。

  原来赵佶即位之后,大宋君权加强到了开国以来未曾有的地步。政事堂也再没了以前那种威权。可是现在,大宋君权却一时萎缩到了极处。政事堂由蔡京主持。掌握大宋全部庶政,大事小事只要不动萧言的军权,在汴梁几乎可以不一言而决,心情好就到赵楷那里走个过场,心情不好蔡京能招呼都不打一个。哪怕是蔡京以前最为薰灼的时候,权势也不及现在一成。

  政事堂外,满满当当的都是文臣璞头在到处晃动。不知道多少官员在等着或求见,或禀事,或接批复公文,或请示什么事情。放在以前。这些士大夫们纵然不高声谈笑,也会低声往还。熙熙攘攘得有如集市。可是此刻在政事堂外都是眼观鼻鼻观心,恭谨肃穆如对大宾,只等着蔡京的召唤。

  若说此刻汴梁武臣辈在萧言面前大气都不敢喘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