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9章 假声带与“鼍龙吼”_别叫我歌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叉躺在舞台上,痛的想哭,难道我就不适合站在舞台上吗?

  妈蛋,为什么好不容易站在舞台上了,偏偏排练的时候也会在舞台上摔倒啊!

  啊啊啊,我的腰断了,我的腰……

  ……

  306寝室里,谷小白接了一盆水,趴低身体,伸直脖子,将自己的下巴、喉咙都浸泡在了水里。

  “吼……吼吼吼吼……”低沉的声音,从他的喉咙中发了出来。

  水盆之中,一波波涟漪扩散开来,谷小白调整着自己的发声方式,低频的声波越来越强,越来越强,他浸泡在水中的喉咙附近,一个个气泡冒了出来,气泡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像是沸腾了一样。(注)

  这就是系统奖励给他的低音特殊发声技巧“鼍龙吼”的练习方式。

  大多数爬行动物由于既没有两栖类的声囊声带,也没有鸟类的鸣肌鸣管,因此基本不发声,但鳄类例外。

  而鳄类的喉部生有腭帆膜,加上舌根的横起褶皱,能起到类似声带的作用,故能发出多种声音。

  生理上的不同,人类自然不可能完全模仿鼍龙的吼叫声。

  但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随着人类声乐技巧的进步,开发出来了各种各样的发声技巧。

  譬如“哨音”,就可以理解为是在模仿鸟类的“鸣管”发声,发出高频的声音。

  既然人类可以模仿鸟类,为什么不能模仿鳄鱼?

  这就是“鼍龙吼”这种发声方式诞生的原因了。

  但系统之所以给这种发声方式命名成“鼍龙吼”,并不仅仅是为了酷炫,还有其深层的道理。

  首先这种发声方式音量很大,如同鼍龙的全力大吼可以传出一公里之外。其次是低频,由于鳄类普遍生活在植被茂密的环境,为了绕过树木等障碍物且传得更远,它们的声信号的主频率都非常低。

  在经过“被动训练”之后,谷小白发现,所谓的“鼍龙吼”,不但是一种低音发声技巧,也是一种低音训练技巧。

  从发出的声音来看,它有点像是极端嗓中的“死腔”,是一种“嘶吼”声,声音非常厚实低沉,高音共鸣比较少,而且拥有非常粗大的颗粒感。

  而从生理学上来说,它属于假声带发声。

  所谓假声带,学名叫室带,是一组通常由副交感神经控制的平滑肌,位于真声带的上方,通常它是没有办法发声的,它在人类身体中的作用,是在吃东西的时候,盖住气管,防止食物、水进入喉管,几乎没办法由人类的意识单独控制。

  也就是说,人类其实没办法单独控制它来发出声音,或者改变音色,因为它本来就不是用来唱歌的。

  而假声带和假声也没有关系,假声的发声原理,是真声带的边缘震动。

  但它确确实实可以参与到发声过程中去。

  譬如人类发声方式里的“颗粒感”,就来自于假声带,譬如人类清嗓子时,那种“呼噜噜”的声音,就来自于假声带。

  假声带发声,可以带来一种“嘶吼”的感觉,在极端嗓里用的比较多。

  一些声带受损的人,假声带参与发声比较多,所以嗓音会比较沙哑,譬如搓烟头的杨坤。

  一直以来,谷小白都是以干净、通透的嗓音闻名,在唱歌的过程中,几乎用不到假声带,只有在最近唱《少年行》,强行压“烟嗓”的时候,才算是动用过假声带。

  但这种发声方式是很毁嗓子的,估计是系统都看不下去他这么毁自己的嗓子了,所以才奖励了他“鼍龙吼”这种低音发声和训练技巧。

  又或者,系统认为他对自己真声带的开发,已经达到了极致,可以开发边缘的发声系统了。

  经过了“鼍龙吼”被动训练,谷小白某种程度上,可以单独控制自己的假声带,这种感觉,就像是谷小白凭空多出来一个声带一样。

  同时它也是一种有效的锻炼和保养声带的方式,震动的假声带,像是在不断给真声带按摩一样,防止声带充血、发肿。

  谷小白练习了一会儿发声技巧,突然听到身后有动静,他抬起头来,就看到付文耀举着个手机,目瞪口呆地站在门口。

  (注:鳄鱼在水面吼叫的时候,就会震动水面产生气泡,不过人类应该很难做到……)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