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零二章兵至广南_长歌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斗使得河西与大宋发生最直接的冲突,尤其是当下叶安身在蜀中,积极筹备蜀中改制,归于河西的关键时刻。

  狄青知晓,无论叶侯在蜀中如何的低调,都改变不了一个既定事实,那就是河西已经把手从秦凤路伸到了川陕四路,并且朝廷在发现之后必有激烈的应对。

  所以此时广南就更为重要,必须让大宋在这里被拖的足够久,才能使得朝堂与天子无暇顾及波澜不惊的蜀中。

  看似平静的蜀中之地,此时已是暗流涌动,稍有不慎,大宋很可能就会短暂的放弃广南,转而进攻蜀中,毕竟只要广州一天不失,侬智高在广南就会投鼠忌器,不敢随意攻伐。

  可如果朝廷失去整个蜀中,被河西打造成铁板一块,那只要叶安的政令没有问题,大政府的政策不轻易改变,大宋就没有收回蜀中的丁点可能!

  只不过眼下狄青与徐用章正在快马加鞭的赶路,南方的路本就不太好走,就算河西的箱车先进,可架不住路面湿滑,尤其是到了秋雨季,泥泞的土很容易出现问题。

  要不是河西箱车的车轮进行了改造,几乎不能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进,好在安南军出现在南天国的土地上,并没有引起侬智高的警惕。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狄青的大军中带有大量的武器装备和辎重,并且还有来自河西的货物。

  这些东西一路上都在发放给南天国所占据的州府,也让侬智高相信狄青手中这五千左右的人是去往雷州修建港口,创办水师的。

  叶安与侬智高一直都有书信往来,河西派遣士兵与匠人南下同样也是早早就约定好的事,此时被拖入拉锯战的侬智高仍旧需要河西的援助,所以并没有撕破脸,依旧要为安南军向南前进提供方便。

  因此上,安南军在进入广源州之后南下的速度很快,狄青与徐用章的宗旨是一路上不拖泥带水,以最快的速度抵达雷州。

  就算侬智高也想不到,狄青居然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便抵达了雷州,并平安的接手了海康城。

  只要拿下海康城,整个雷州半岛就几乎没有城寨能与之抗衡,毕竟这里是大宋的南方,城少寨多。

  就连海康县城也算不得高大,而县城中的官员几乎是在狄青抵达后的便立刻倒戈。

  到不是他们害怕河西的军队,而是早在狄青南下之前,河西锐士台就已经派人渗透过来。

  知县丁同亮本就仕途不顺,又加之被贬至雷州,几乎已经终结了他在大宋的政治生命,雷州乃是被贬官员的流放之所啊!

  在这里做官就算不是被贬,也几乎没有出头之日,大宋官员一听雷州或是崖州便有一种厌恶感,就连当初寇准都是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

  如此绝望之下,丁同亮在接到河西抛来的橄榄枝后,一丝犹豫也没有便选择加入河西,也一改往日得过且过,开始勤于政事。

  因为从狄青到达的这一刻开始,他就不再继续向大宋负责,而是在向河西,在向叶安负责。

  狄青抵达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当着海康城百姓的面,把来箱车中的河西货物运到县衙的库房中。

  这是展现河西实力最有效的方法,果然百姓瞧见海量的货物无不惊呼。

  无论大宋如何的繁荣,物资需求总是难以满足的,大量的货物几乎都被送到了的河南府,开封府,以及四京之地。

  边州百姓物资匮乏,消息闭塞,狄青与徐用章给这个雷州半岛上的小县城带来了河西的震撼。

  近五千人的军队不可能全部驻扎在海康县城中,县城太小了,徐用章指挥安南军开始在城外修建狄青规划的城墙,以货物换取劳力的方式雇佣百姓前来帮忙。

  就连城外的各村的百姓也不断加入,他们从未见过装备如此精良,堪比禁军的士兵亲自参与劳力的景象,一时间大为感叹。

  一时间河西天兵抵达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雷州,而狄青已经派人开始修建港口和码头了。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