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三章城破_长歌当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臂甲和腿甲都经过了改造。

  看上去就像是一块铁皮,可内里就是一块钢板,全身以甲叶绞索相连,通体银白,再加上鏊盔,面甲,别的不说,单单是看上去就威势骇人。

  这样的盔甲再配合上锋利的长刀,三十个步人甲勇士如同三十柄割草的镰刀,在邕州城的城头疯狂收割宋军的性命。

  战争的血腥和残酷被他们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只要他们站住脚跟,那些手脚灵活的部族军便沿着云梯攀爬而上,很快便占据了城头,至于宋军还是在各城头将领的指挥下想着城墙冲击。

  河西军校生们摇了摇头,这时候城墙的攻守双方已经易主,宋军再通过狭窄的登城楼梯向上攻打城墙已经没有胜算。

  侬智高的大军全部压上,不断的占据着城墙上有利位置,并且已经有突击队在往城门方向进攻。

  只要城门一开,那这场战争就快要结束了。

  但令军校生们意想不到的却是,邕州城的东门居然主动打开,一群士兵冲出城外,军校生中的临时班长张凯胜不由得捂住脑门:“邕州城完了,前面还在激战,后面的城门居然打开,不用说邕州知州陈珙逃了!”

  边上的邵文杰长叹一声:“亏得都监李肃在城中死守,力战不退,哪知这陈珙居然是个怂货,这便率军而逃,他一逃,连依托房舍反攻的机会都没有了,大宋文人的骨气呢?!”

  “骨气?有几个大宋文官敢于一战的?又有几个能同疆土州城麾下将士共存亡的?身为州尊,父母官,居然能弃百姓与不顾,这样的人就不配主持一方州府!”

  张凯胜的话说出了军校生们的心声,他们在河西所接受的教育,价值观,甚至是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都在告诉他们一句话,尽职尽责!

  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已经烙进了河西学子的脑袋里,身为军士要舍生忘死,身为官员要对得起治下之民,公务之员要对得起大政府和百姓期待。

  这就是河西多年来一直在培养学子的方法。

  当已经习惯了河西的价值观后,再看大宋的文官也好,武将也罢,天生的就会产生一种排斥。

  但陈珙的逃亡并不顺利,或者说围三缺一永远是攻城的最佳方式,所谓围三缺一并非要让守军从缺口逃走,而是给他们营造出还有一条逃生通道的假象,让他们不必死战不退。

  人只要有了退怯之心,哪怕只是一点点,战力也会极具下降。

  而所谓的缺一之处自然不可能真正让敌军退走,侬智高此战不光是要夺取邕州城,更是要消灭宋军的有生力量,若让陈珙带人逃了,难道让他去往其他州府继续同自己周旋?

  这一点青秀山的军校生们最清楚,果然,随着邵文杰的手指方向,侬智高的伏兵如潮水般出现,以两面夹击之势封锁溃军退路。

  不用说躲藏在其中的陈珙必定在劫难逃,有城池防御的情况下宋军都不是部族军的对手,更不用在城外了。

  很快陈珙被擒的消息便传到了侬智高这里,而他果断的命人把消息散播出去,一时间邕州城四处响起“邕州太守被擒!尔等速速归降!不害无辜!”的声音。

  在这种情况下,剩下的守军以无再战之力,而力战不退的李肃也被部族军用套索生擒,就算手中兵刃被打掉,他也扑上前去用牙齿咬掉了一个倒霉部族军的耳朵。

  但越是如此,越得到了部族军的敬重,就连侬智高都下令优待如此忠君报国之士。

  忠勇之士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受到旁人的敬重。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