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两百五十五章 牛逼吹大了_寒门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王安石见了一面。

  王安石这是已是天下公认的‘通儒’,与周敦颐谈了一天,王安石回去后反复琢磨周敦颐与自己说的话,以至于废寝忘食。

  也就是说在经学上,谁也不服的王安石对周敦颐是服气的。

  如今周敦颐之言居然出现在省试题目上,在这里章越不由感慨一句,这个时代真是人才辈出啊。

  难怪有人道‘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

  至于这‘文所以载道论’,正好对应了章越之前与黄履,韩忠彦的谈话。

  但宋儒沉迷于道,空谈大道理,而至于忽视实践与经验得出的道理,这当然是错的。好比一个你认为的道理,要用无数句话去解释他,那么这个道理倒不如不讲。

  至于文如何载道?

  当然是要将道理放在文章中去讲。

  写到这里,章越将文风一转。

  做文章好比人撑船,若是搁浅就已经搁浅了,无论人如何撑船,都撑不动。故而必须去源头决开,放得那水来,如此船无大小,无不浮矣。

  撑船就是文字技巧,源头活水是什么?

  是文者平日的存养穷理,见识眼光和境界愿景,功夫到了就不必在意撑船的手段了。

  章越不知自己昨日那一番话对于韩忠彦,刘奉先,黄履也是深有启发。他们就着文以载道这个大题目,也写下自己的见解。

  不过这一篇论,章越写得十分顺畅,比第一场诗赋还要胜过一筹,最后提前交卷了。

  当夜这卷子弥封后交至了点检官的手中。

  这位牛点检官依旧在房里奋战,从昨日到今天,他只是睡了一个时辰多些,如今双目布满了血丝。

  当他拿着笔一行一行地看到‘譬如撑船,著浅者既已著浅了,看如何撑,无缘撑得动。此须是去源头决开,放得那水来,则船无大小,无不浮矣’。

  牛点检官不由拍案叫绝,连日的困意顿时不见了,很是欣赏恨不得将卷上点划注明,不过他想到这是违规之举,于是惋惜了叹口气。

  牛点检官叹道:“韩退之复生也要将此人视作知己了。此篇说得是文章,其实讲得是经,六经皆文也。难得,难得。”

  牛点检官深思再三,不由心道是什么考生能写出这样的雄论,这等见识怕是明经,诸科里也没有几人能比之吧。

  牛点检官想到这里心道,道理说得透测,但看来文赋难相匹配,若是诗赋写不好,这篇雄论就无从递至三位考官手中,怕是可惜了。

  于是牛点检官还是秉持公心,在卷子旁写下了‘上中’的等第。

  之后在旁写到‘贯通经史,说理透测,鸾凤一鸣,蜩螗革音,别文难以观之。’

  牛点检官用‘鸾凤一鸣,蜩螗革音’来评价此文,实在是极高的赞誉,这句话是刘禹锡用来评价自己的朋友兼对手韩愈的。

  牛点检官丝毫不觉得自己用词太过,自己昨日还听一位同僚陈赞一位考生的文章是远超王(王勃)范(范仲淹)。

  评语都是点检官自己的论断,至于等第才是真的。

  牛点检官想到这里,看向考生的字号,却见是‘甲申丙寅’。

  看到这里牛点检官一双眼睛陡然间瞪得老大。

  坏了,这回出事了。

  牛逼吹大了!

  牛点检官伸手扶额心想,详定官不会误会我与此考生通关节吧!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