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章 光学放大的必要_重生之顶级摄影家","copyright":"起点中文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叔,我的需求就是这样,您这两能把照片洗出来吗?”

  二楼,陈平生和林老板聊了一下关于两卷胶卷的处理,那是他从窑村拍摄的照片。

  “没什么问题!”林老板拍胸脯打保票,他捋了捋额前的刘海,感觉身体开始有了干劲。

  毕竟陈平生这次可不只是单纯洗胶卷,而是打算将其中一张光学放大,放大到48寸的大。

  48寸什么概念,等于75*110厘米,如果将其竖向摆放,完全可以容纳一个饶上半身。

  而照片放到这么大,观感很明显会完全不同于普通照片,一般只有影展时才会用到这么大的照片。

  想要放到这么大,拍摄的画幅尺寸就非常重要了。像全画幅相机,经过放大,顶多到十几寸,再大就会变得模糊,颗粒感更重。

  只有中画幅及大画幅相机,才能挑战更大的尺寸。

  这也是陈平生买相机时考虑到的一个因素。

  并且不同于数码放大,胶卷的光学放大,虽然更麻烦,但也会更有质福

  光学放大其实很好理解,简单来,就是把整个暗房当作相机,把感光纸当作胶片,灯泡就是光源,对原照片进行翻拍并放大到对应尺寸的感光纸上。大家都知道暗房除了红光,不允许有其他光源,其实也是因为感光纸不能见光的缘故。

  林老板经营了十多年的胶片店,自然对这套流程很熟悉,只不过玩光学放大的人越来越少了。现在更多的是把这种服务改为体验式,让顾客自行体验放大,享受一下复古的乐趣。

  只有一些影展举办前,会有艺术馆的人来批量放大。

  因此林老板每次遇到这种单子,都会比较开心,毕竟这门手艺,再过几十年,可能真的要随着胶片成为历史了。

  “我今晚上冲洗,明早上你来选版吧。”如果不是开店没办法洗胶卷,林老板恨不得现在就开始,看了陈平生的作品后,虽然只有寥寥几张,但他完全被勾出了馋虫,他非常好奇陈平生如此煞费周折的照片到底是什么水平。

  又听女儿这几张照片要参加市里的展览,更令他心痒难耐,拍照最后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出摄影书,办摄影展嘛。

  但是看了看楼下越来越多的人,林老板还是叹了口气,决定暂时先接待顾客。

  陈平生也很期待自己的作品,胶片就是这点折磨人,拍完后没办法第一时间观看,并且一定要严密保存,不能见光。否则很容易毁卷,那些胶片大佬们往往都会自己买个冰箱,用来存放胶片。而且储存方法得当的话,即便是过期胶卷,也可以用来拍摄。

  下了楼,明明才10点钟,可店里的人声嘈杂,已然热闹起来。

  虽然胶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还是有一些爱好者,他们会聚集在胶卷店里,沟通爱好,拍拍照片。

  尤其是年轻女孩居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