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81章 陛下千秋万岁后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81章陛下千秋万岁后

  九九重阳,

  登高望远。

  皇帝最想登的是泰山,此时站在九成宫西凤凰山上,皇帝眺看东方,那是泰山的方向,也是老五齐王李祐封地的方向。

  “混账,一群混账。”

  皇帝是在八月底从洛阳西返,经过长安时呆了三天,便又回岐州九成宫陪皇后,

  这黄河水灾的事还没处理完,结果齐王长史薛大鼎一封奏报惊天子。

  薛大鼎上万言血书,泣告皇帝。

  齐王出镇青齐后的巨大变化,原原本本相告,这位薛长史把齐王的不守法度,结交奸邪,喜欢游猎,骄奢无度都报告了,且把这些问题的矛头直指向燕氏兄弟,以及举荐燕氏兄弟的阴弘智,甚至连齐王的准丈人韦挺也弹劾了,因为齐王身边也有好几个韦家子弟。

  薛大鼎很聪明,就算告齐王的状,也没说是你李世民种不好,教不严,而是说齐王本来是个好苗子,可惜被身边奸邪蛊惑带坏了。

  李祐在齐府做的许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薛大鼎也都甩锅到燕氏兄弟等头上。

  然后他还向皇帝请罪,说自己辜负皇帝期望,没能尽好职责,自请处罚。

  可就算丢官免职,他也必须把这些情况如实禀报皇帝,要是再不能管束,齐王殿下可真就要被带坏了。

  皇帝震怒。

  许久之后,皇帝冷静下来,又看了一遍薛大鼎的奏章,越看越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李祐才刚十四岁,去封地时才十三,齐王年少,那是出了阁就直接就藩,年轻没经验,性子虽然也知晓有些骄奢,但也不至于就这么坏。

  现在齐王干了这么多狗屁倒灶的事,那当然不是齐王打小骨子里就坏,而是身边人没尽到职责,甚至是故意蛊惑带坏了老五。

  他对此深信不疑,

  就好比去年道士秦英、乐童称心这些奸邪,就惑乱东宫,差点害了太子。

  皇帝静下心来,思虑良久,发了三道密旨。

  然后又给李祐写了封亲笔信,一番耐心教导劝谏。

  数日后,

  李世民在九成宫陆续见了百骑、皇城、六扇门等的人,他们此前都得了密旨,要求他们秘密调查齐王的事,

  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

  “薛大鼎奏疏中所说之事,全都属实,并没有捏造夸张之处。”

  结果都差不多,经过调查,验证了薛大鼎的报告。

  没冤枉李祐,更没冤枉燕氏兄弟等。

  六扇门的报告最详细,是高惠通亲自送到九成宫的,李世民跟她细聊许久,对这个安排在宫外的女人,李世民很信任。

  高惠通也不负所望,提供了一些皇城司和百骑司没敢说的,比如李祐现在的真实情况,

  无法无天,骄奢淫逸。

  不仅在齐府乱来,

  最重要的是,李祐小小年纪居然真的蓄养死士,阴养数百人。

  这一条,皇城司和百骑司没报,不是故意隐瞒不报,而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