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97章 小斗出大斗进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7章小斗出大斗进

  夏日炎炎。

  樊川几万亩金黄的稻田,短短几日就已经少了大半,大家争分夺秒的抢收,收割脱粒的稻子也是趁着烈日赶紧晾晒。

  “朝廷常平仓已经在收粮了,三十五钱一石稻谷,麦子也一个价,粟谷是二十三·····”

  丰收季,百姓都迫不急待的要卖粮,有些是要卖粮好偿还先前借的债,有些则是要置办些物什等,丰收后的粮食也在手里捂不住。

  而此时豪强地主们拥有大量田地,自营的庄子收获,以及出租的田收租后,粮食却并不会上市出售,他们会把新粮入仓囤着,等过两月时再把去年的旧粮拿出来上市卖,那个时候价格反而会比现在的新粮还贵。

  甚至一些世族大家,这个时候不仅不会卖粮,还会收粮。

  “我们也收,麦稻三十六一石,粟谷二十四,有多少收多少。”武怀玉道。

  “这粮价这么低,也许还会跌,长安粮商们收的价格更低,一石麦才三十钱。”

  “收吧,不会亏的,今年虽说丰收,但隋乱以来,不论朝廷还是百姓,根本没多少存粮,一有点情况,粮价波动厉害,再说,粮价也不会再低了,朝廷会收粮,价格会托底,”

  “老师,武家本就有这么多庄园土地,还收这么多粮做什么?”承乾不解的问,这些天太子也是天天跟着承乾在乡下体验生活,是真下地收稻晒谷,甚至是看着如何再耕地赶秋种,

  人都晒黑不少,甚至皮都晒脱了一层,

  “粮食存着几年也不会坏,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么,有粮能做的事多着呢,不管是收来粮碾米磨面在长安粮铺出售,还是说酿酒做糕,都是个不错的买卖,加工米面留下的糠麸,酿酒剩下的酒糟,那也都是喂猪牛的好东西,”

  郑老汉则告诉太子,在乡下,粮食很多时候比攒的金银都更管用,地主家里的存粮,那就是钱,乡民们不管是娶妻嫁女,还是生病抓药,又或是遇到点什么灾病意外,往往都是要借钱借粮的,

  甚至太平好年景时,许多没地的百姓,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往往也是差着口粮,只能先跟地主借,到了收成时再还本加息。

  地主手里的粮,每年都要借出去许多,不管是借粮还钱,还是借粮还粮,都能收不少利息,又或是从粮里选种给佃户百姓,利息也很高。

  总之,百姓若是能够在下一季收获后正常还上,地主也只是赚个不错的利息,但如果还不上,那利滚利,可就更惊人,假如再还不上,这个时候就得把地抵债,没地的只能拿人抵债,

  就比如说上武堡旁边的上下两村,每年总得有十来家要破产的。

  粮食,在乡村那就是硬通货,是能生息下崽的好东西,尤其是在饥荒灾年的时候,地主们手里有粮,就能低价大量兼并百姓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