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93章 客户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藏出来应下。

  大海寺把地签约给郑州代管,郑州衙门则跟佃户签永佃合约。

  第一批佃户,自然就是八百大海寺之战留下的老卒。

  这些人这十二年过的都不好,许多都成了逃户,如今再次入籍上户,给他们签约佃田。

  一丁佃田百亩,亩纳租二到六斗不等。

  不过这些原本的逃户,如今虽然再落籍,同是良人,但注明客户。皆因无田产,以佃租为业,所以注明客户,不需纳租调正赋,但也需服正役杂徭。

  这样一来,客户种地给地主交租外,就不再需要再向朝廷纳正租调,负担就轻了许多。

  否则既纳地主田地租,又纳国家正租调,那他们是很难生存的,早晚还要成逃户。

  客户只是不再纳国家正租和调,但户税要纳正役杂徭要服,义仓粮则由地主交。

  曹庆一家六口,签约画押按手印,拿到一百亩良田永佃权,以后每年只要上缴六十石粟地租,而这百亩良田,正常丰年夏粮就可收麦二百石,可折粟三百三十余石,秋季杂粮等也还能收一些。

  一家人辛苦耕种,再种桑丝织,还是可以温饱,不遇灾荒甚至还能有节余。

  当然比起朝廷均田,其实负担要重,如果朝廷能均百亩地到手,租调正赋也才两石粟加两丈绢三两绵而已。

  可对曹庆来说,还是感觉非常的满意,一亩交六斗,比起正赋一亩才折几升,确实多了许多,但对现在辛苦的曹家一家子来说,能拿到一百亩地,哪怕只是佃租权,也足够了,毕竟这是永佃权,有很大的保障。

  交完六十石租,依然还能剩下不少,再种桑织布,有很大保障。

  曹庆唯一的问题是,他残疾,这地不好种,而且他们现在基本上一无所有,要重新置办耕具、种子等,这些开销较大。

  好在武怀玉还有后续帮扶,可以给他们提供常平社的低息青苗贷,能解决一时之急。

  老兵们残疾劳力不足,也可以再雇人,以现在长工一月大抵要一石粮来算,一年大抵要出五石粟五石麦,另外再给衣服,相当于两月粮。

  一个长工的工钱一年下来折十二石粮左右,大抵相当于七八亩产出,也还在可承担内。

  当然,要是实在残疾厉害,又是老光棍之类的,那完全可以转租收租,中间赚点差额租子养老。

  设这个永佃权,本就是为了给予这种保障,老兵们基本都是残疾,不是年老就是病残,许多还是光棍,种地也难种的过来,有了这永佃权可以转租,就等于有了个福利保障。

  更夫许达就打算把地再佃出去,他自己仍回荥泽打更,他一个人也种不了这百亩地,年纪大身体也不行,干脆就收点租子。

  如果租出去,地里收成对半分,两石分一石,他上交六斗,还能一亩余个四斗粮,百亩也有四十石粮了,一人是吃不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