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91章 检校库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主财产,

  这些财产还引发许多民间纠纷等,

  武家这些年就收养了许多孤儿,对此还是比较了解的,他提议朝廷官府出面,把属于孤儿、绝户的财产,全都普查登记,然后由官府代为保管。

  朝廷专门成立一个检校库,保管这些财产并负责经营。检校库每个月再给那些孤儿发放一笔钱,做为他们的生活费用,

  等将来孤儿们长大,属于他们的那笔登记在检校库的财产,则发还给他们。

  这也是保障这些失去亲人的未成年人的基本利益。

  当然,检校库既然把那些孤儿、绝户的财产登记保管,那会是一笔很大的数目,所以这钱最好是也能生息。

  这利息也能做为国家运营检校库,保障孤儿们利益的开支成本,使得检校库更好运营。

  当然,检校库不适合自己去放贷,

  所以检校库的资金,可以直接交给三大官庄,代为放贷,协定利息。

  这样检校库也得益,三大官营钱庄也得利,双赢。

  这又是一个利民之策,

  李世民当然不会拒绝,

  早朝时一宣布,连魏征都觉得没法反对,那么多孤儿,确实存在。而许多绝户也是事实,民间为了吃绝户争孤儿财产,矛盾纠纷也多,吃绝户嘛还仅是吃相难看闹一地鸡毛。

  但那些孤儿确实可怜,武怀玉的这检校库计划挺好。

  也别那些什么亲戚朋友来争财产了,

  让朝廷代为保管他们的财产,朝廷按月发放一笔生活费,谁肯代为抚养孤儿,那就能拿到这笔生活费。

  而孩子将来长大后,官府把代为保管的财产发还给他,

  多好。

  魏征听了都十分感动,

  以前,民间孤儿,一般也都只能是由宗族亲戚等抚养照顾,可很多人得不到真正的照顾,甚至有人只是为了得到财产。

  但现在设立检校库,代为保管财产,谁也别急,朝廷按月发抚养费,谁抚养谁拿,等孤儿成年,财产发还给他自己。

  当然,

  天下孤儿并不是个个都还有家产,

  所以检校库成立,还可用那些收回的绝户财产,来给那些无产的孤儿发放生活费用,甚至是建立一些孤儿院养老院等福利机构。

  如果将天下孤儿、绝户的财产都登记收起来,那不是一笔小数目,存进三大钱庄,利息也有不少。

  这件事若真能做成,

  那以后得养活照顾好多少孤儿?

  武怀玉搞的这个检校库,其实就是相当于信托理财,

  “这个检校库保管的钱存入官营钱庄,利息多少,能不能保证本钱安全?”魏征追问。

  存款利息,

  这也是最近武怀玉一直在考虑的事,

  以前没有真正的有息存款,一般是寄存保管业务,要出保管费的。当然一些百姓商人地主可能会把一些闲钱,交给寺庙或是店铺,代为出贷等,约定收益。

  “目前官营钱庄暂定的借贷利息是年息两分到四分,”

  年息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还是比较低的,最低月息也只有一分多点。

  既然放贷的利息低,存款的利息也不可能高,

  所以初步拟的存款利息,是活期月息五厘,定期从半年到一年、三年,则分别是六厘、八厘、一分息。

  最高三年期,暂定的是年息百分之十。

  存一贯钱,一年利息一百钱,三年利息三百钱。

  这个利息要是放在后世,那就高的离谱了,后世都要负利率时代了,三年期都不到三。

  不过现在毕竟借贷年利能达到四十,甚至私人的往往超过百分百,

  所以这三年,也才一分生息,确实不高。

  当然,如果是那种大额的款项,那个可以跟钱庄协议,拿个一分半甚至两分也是有可能的。

  检校库的钱,存进三大钱庄,可以存一部份三年期的一分息,年利息百分之十,还是不错的。

  毕竟钱存进三大官营钱庄,肯定本金安全可靠,又有稳定可靠的收益,还是不错的。

  魏征也觉得不错。

  一分生息,检校库的钱能够生生不息,那这些孤儿们也能得到稳定的帮扶。

  不过细想想,这边最高存息是一分,而最高借息却是四分,这里面直接是差了几倍啊。

  武怀玉这算盘还真是打的响,

  一分吸储,四分放贷,赚翻了。

  哪怕是两分的青苗贷,都赚了倍利。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