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5章手把手教左门长六库仙贼_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然,方可完整。”

  “但此书做过阉割,去除了其中‘法’的部分,只留下了部分阐述‘道’的部分。”

  “而‘道’应该是建立在‘法’上面的,是‘法’的延伸,因为没有‘法’,所以此卷经书给人一种头重脚轻之感。”

  “但即便它再怎么空,它记载的‘道’是存在的,所以,看它也是会有收获,修为越强,境界越高,收获也就会越多。”

  “但这会有很大的滞后性,特别是在修为尚浅的时候阅读它,滞后性也就会越大。”

  “因为很多事都是在懂了之后,才后知后觉的想起,自己所领悟到的,其实和经书上所阐述的一样,只是当时眼界低,没能参透罢了!”

  张之维阐述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左若童点了点头道:“确实是这样,不过,我在修行逆生时,有好几次迷惘不知前路,都是在读了这卷经书之后,给了启发,脑中顿生想法,有了新的领悟,包括这次也是!”

  左若童翻开经书,指着其中一段说道:“其中,让我深受启发的是这段,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材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埋;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

  张之维沉思起来,开篇的“天生天杀,道之理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衍生出万物,又让万物走向终结,这是世间规律,是天地的“道”与“理”。

  而在这段话中,有两个概念非常重要,一是三盗,二是三才。

  三盗,指的是天地、万物、人。

  三才——天、地、人。

  简而言之,万物摄取于天地,是一种盗;

  人摄取于万物,也是一种盗;

  万物摄取于人,亦是一种盗。

  这就是“三才相盗”。

  进一步的说,“三盗”摄取得宜,天、地、人才有可能均衡安定,否则就是反噬和毁灭。

  这段话,让他想起了八奇技里的六库仙贼。

  六库仙贼能盗天地,能盗万物,也能盗人,三才它皆可盗打,但它只有“法”没有“道”,无法像《阴符经》上所讲的那样做到“摄取得宜”。

  所以即便盗得天地生机,可长生久视,却也无福消受。

  张之维在沉思。

  左门长继续道:“三才相盗,我们人一出生,就在盗取天地和万物的养分以滋养自身,但同时,我们也在被天地和万物盗取自身的养分,我们体内不断流逝的先天一炁便是被天地盗走了!”

  “而人之诞生,是一股纯粹的先天一炁,具化为了四肢百骸,我们逆生的想法,是把自身练回先天一炁!”

  “可这几十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被天地和万物盗取自身,其中又损耗了多少先天物质,先天都不全了,又怎么能通过后天的构建,把自己练回到先天的状态呢?”

  “所以,想要逆生成功,必须找天地,找万物,把被盗取的先天物质都盗回来,这便是我的想法,至于该怎么盗嘛……”

  左若童陷入沉思。

  “圣人盗?”张之维道。

  “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左若童说道:“可圣人盗这个类别的法子,虽名气很大,但都是些传说中的东西,要么不可用,要么已经失传好几百年了,唯一流传挺广,并且还有些参考价值的,便是踏罡步斗了。”

  “早年间,在我还没做三一门门长的时候,行走江湖曾见几个野茅山的人使用过此术。”

  “只要把体内的炁,按特定的行炁轨迹运行,并配合相应的步伐,就可以转化和吸收人和万物溢散在天地中的炁,来长时间保持旺盛的精力,甚至恢复一些伤势。”

  “他们把这种炁叫做罡气,而这种手段,也被称为踏罡步斗。”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