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5章 内部不休,西夏又来凑热闹?(第三更)_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是从枢密院河西房员外郎张毕家中传出来的信,被我们拦截了。”

  赵宁接过来飞速看完,这正是张文才的父亲张毕写的,写给鄜延路经略使张深的信,告诉他寻找李氏失败。

  到目前为止,张文才都还不知道,李氏已经在皇城司待了半个月了。

  张毕自然也不知道,张深就更不知道了。

  赵宁将信收起来,到时候新账旧账一起算。

  十月二十二日,延安府。

  张深正坐在家里看账本,这两年朝廷往西北拨了一笔又一笔巨款做军费,身为鄜延路经略使的他,也就只是过了一遍而已。

  就像一块块猪肉,手里过一遍,主要流很多油吧?

  从靖康二年到靖康四年,赵宁往陕西六路扔了多少军费?

  算上抚恤金,五千万贯是有的。

  仅仅靖康二年就砸了一千万贯的军费。

  而张深拿了多少?

  也不多,三百万贯是有的。

  就在张深兴高采烈数钱的时候,他接到了京兆府传来的命令:轮调!

  连鄜延路的轮调名单都安排好了。

  张深顿时感到意外,轮调?

  更戍法已经废除甚久,怎么突然要轮调了?

  就在张深感到疑惑的时候,他的参议官周馗突然进来说道:“张帅,京师那边遣派七十名军督官过来,说是要编入各军营中。”

  “这次派了七十人?”

  “是的,这是军政院和枢密院的署敕。”

  张深接过来看完,说道:“军政院的手越伸越长了,连西北也要染指!”

  他看了一眼周馗,问道:“这事你怎么看?”

  “张帅,这是朝廷派过来的人,我们也没有办法,必须按照规矩编入进去,不然要落人口实的,刘锜的人都有军督编制。”

  张深感觉有些忐忑不安,但也没有多想:“编进去吧,按照朝廷的规矩编入。”

  “是!”

  “对了,席贡和刘光世案现在情况如何?”

  “并没有传出来新的变动,还是关押在军督府。”

  张深冷笑起来:“军督府若是敢动他们,必然在西北引起不满,后果军督府可承担不起!”

  说完,他又开始给自己的弟弟张毕写信,催促张毕尽快找到李氏。

  十月二十五日,环庆路经略使王似、秦凤路经略使赵点、熙河路经略使王倚,以及泾原路经略使王庶都接到了长安制置司衙门轮调的命令。

  很快,他们也接到了军政院和枢密院关于新一批军督官编制的署敕。

  几位经略使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感到意外。

  那轮调的理由也写得很清楚,为了相互学习,补齐短板。

  经略使们和各路都总管除了口头抱怨,也不可能不执行朝廷的命令。

  就在靖康四年的十一月,西北禁军的轮调开始了。

  靖康四年十一月初三,兴庆府。

  宰相嵬名安惠前来对夏主李乾顺说道:“陛下,好消息。”

  李乾顺正在看书,他抬起头说道:“什么好消息?”

  “那刘豫在河间府称帝,建立了齐国。”

  “哦?刘豫?”

  “刘豫之前是宋臣,河北西路提点刑狱司使。”

  “他既然是宋臣,怎敢在河间府称帝?”

  “是金国国主赐封的,臣得到消息,刘豫到河间府准备大肆招募兵马,对宋用兵。”

  李乾顺问道:“此事与我们何干?”

  “陛下,若是齐国伐宋,宋必陈兵东线,后勤粮草多补给东线,此时我军若是大军南下陕西各路,必可轻松有所获!”

  “你的意思是,伐宋?”

  “臣正是此意。”

  李乾顺犹豫起来:“李察哥跟朕说,伐宋还需再准备一年,明年我们从宋国赚的钱会更多。”

  “陛下,刘豫若是大军伐宋,我们是最佳出兵时机!”

  李乾顺陷入沉思。

  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们与宋国现在是盟友,以什么理由讨伐呢?”

  嵬名安惠心生一计,说道:“在会州双方互市上做文章,我们可以派打扮成宋人故意将我们在会州的盐截了,然后以宋人抢劫我们的盐为由,对宋用兵!”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