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2 没了遮羞布_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且如此,普通的建虏就更不用说了。

  本来的话,建虏这边集结大军去增援锦州,普通建虏也没有多少想法,不就是要去和明军主力决战么?他们甚至对此都还有点欢喜的!

  毕竟这时候的建虏,也确实赏罚分明,对于立下的军功,那是不会含糊的。也是如此,原本很多一打仗就拉胯的明军,在投靠了建虏之后便立刻变得勇猛起来。

  可他们才赶到虎皮驿呢,突然就传令下来,不去增援,返回盛京去了。

  这一下,这些普通建虏就有点懵了。

  怎么回事?难道锦州已经解围了,还是说,都不用增援,大清名将和硕郑亲王就把明军给打败了?

  一时之间,这些建虏都议论纷纷,猜测着可能的原因。

  纸包不住火,多尔衮也没下禁口令,毕竟这种事情,伤亡数字太大,没法隐瞒的。

  在大军快回到盛京的时候,消息便慢慢地在军中传遍了。

  顿时,这些普通军卒在难以置信之后,悲观的气氛便开始蔓延开来了。

  建虏其实是个小部族,人口就那么多,死个几万人,基本上七拐八拐地都能和其他人扯上关系。

  什么表亲啊,七姑八大婆什么的,都有人伤亡。

  上一次的宁远之战,已经有过一次了,基本上大部分人家都要出丧。加上这一次的锦州之战,顿时,原本还不用出丧的建虏人家也要出丧了。这时候的他们,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亲人散失的痛苦了。

  事实上,在原本历史上,崇祯十五年年底的时候,由阿挤格所领建虏大军杀入关内。因为建虏以往几次的烧杀劫掠,让关内百姓认识到,惟有抵抗才能活命。

  因此,当建虏大军去劫掠山东的时候,便遭遇了山东百姓激烈的抵抗。小袁营那个时候也都专门北上去打建虏。由此可见,关内百姓都同仇敌忾到什么程度。

  表面上,崇祯十六年出关时,建虏好像又满载而归。但是实际上,据史料记载,建虏军队回去之后,盛京的建虏几乎家家都有披麻戴孝的。由此可见,建虏的损失有多大。

  只是很可惜,上天给了他们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吴三桂去信献关投降。建虏才动员了全部的兵力入关,最终也是靠着投降过去的明军打下了天下。

  要不然,就建虏那点人口,真不够关内消耗的。

  话说回来,此时,在这个位面上,终于在济尔哈朗所镇守的锦州城全军覆没之后,建虏无敌的遮羞布,被无情地拉掉了。

  一而再的失败,家家户户披麻戴孝,就是有再多的理由去辩解,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所有人都意识到一个事实:大清无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从今以后,他们要面对的,不再是入关劫掠,而是明军又会在什么时候再次进攻辽东!

  再和明军交战,大清还能不能打赢战事?

  在这种压力之下,满洲族人内部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危机,或许会团结起来。可是,其他非满洲族人的部族,却不会和他们一条心,便开始有了各自的小心思,为将来考虑了。

  当然,这个时候也没那么快表现出来,但是类似的心思却是已经有了。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